成都小伙撒冥币驱赶广场舞大妈?这绝非解决纠纷的正确方式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围绕跳广场舞引发的噪音扰民问题,近日,成都龙泉驿区大面街道洪河城市花园小区门口,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位小伙向天空抛撒东西驱赶广场上的大妈,有目击者说,他抛撒的是“冥币”。记者从该小区所在的五星社区了解到,社区网格员介入后,小区附近的广场舞爱好者们都已经更换了场地,换到更空旷的地方,并控制了音量和跳舞时间。1月17日,记者在洪河城市花园小区门口发现,社区已经在多个醒目位置张贴标识,提醒“邻里友爱,请勿噪音扰民”。(据1月18日封面新闻)


小区门口的广场边上张贴着“请勿噪音扰民”的提示(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看来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令人欣慰。然而,疑问还在心头:为什么非要在小伙“撒冥币”之后,大妈们才会改正?报道称,跳舞大妈的行为,居民意见很大。有人说,“确实很吵,好几个音响对着街面放音乐,有小孩放学回家要做作业,家长投诉了几次都没有解决。”还有人说,“很多次楼上住户对着下面怒吼让小声点,可部分广场舞爱好者好像没听到一样,仍然选择在广场上放着高音喇叭跳舞。”甚至还有住户以扔矿泉水瓶和扔果皮等方式表达“不满”。

在此要强调,扔东西的方式非常不妥,甚至可能涉嫌违法,如果砸到人,那就不是普通的邻里纠纷了。但我们要看到,不管是居民扔果皮还是“撒冥币”,都是正常沟通下没办法解决的下下策。只不过,“撒冥币”的行为,造成群众围观,在网上引发了关注,从而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再加上大妈们大概觉得挺不吉利,借这个机会,事情就奇怪地解决了。


(相关视频截图)

住户提醒不听,怒吼没有用,扔东西遭无视,这就是一个问题。大妈们要跳舞健身,这是正当的,并不为过。但是,每个人的行为,都应该考虑到对他人的影响。在其他居民表达不满后,调整跳舞时间,降低音量,或者直接转移到其他空旷的地方不就行了吗?事实表明,最后有了解决方案,双方是可以互不影响的。这就让人反思,为什么要闹到这个程度?

邻里和谐是个老话题,要达到这个目的,居民之间应该互相体谅。遇到问题和纠纷,应该协商着办,一起心平气和想办法。不管是物业也好,还是社区乃至城管部门,都可以组织大家一起坐下来友好协商,不能任由双方“互撕”。因为,这有可能激化矛盾,造成恶劣的后果,对创建和谐社区无益。不得不提醒,因为广场舞噪音引发恶性冲突,造成恶劣后果的并不鲜见。

解决居民之间的问题,根本不该等到小伙“撒冥币”,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解决途径和方案。这起事件中,还有其他空旷的场地可供使用,如果没有场地更换,那怎么办?恐怕最后还是要协商解决,从音量和时间段上,对跳广场舞的行为进行限制。

总之,基层组织对这样的矛盾,应该积极担当,主动作为,不能任由矛盾发酵,造成社会负面影响才高度重视。

(来源:极目新闻)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