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区多家餐饮企业成立爱心餐厅联盟,向空巢老人们提供平价的爱心早餐,到如今老年助餐服务暖民心活动,老年人从“养老”到“享老”,越来越多的老人在精准贴心的养老服务中安享晚年。
餐饮需求属于刚需,不同经济状况的老年人对于餐饮服务和产品的需求都很旺盛。在城市地区,老年餐桌的需求比例高达49%,特别是空巢老年人更加强烈。目前社区居家养老餐饮服务主要包括集中用餐、送餐上门和上门做餐。老年人对社区食堂的需求最高,其次是送饭上门,只有少部分选择上门做餐。
目前社区老年餐桌主要有三种形式,即服务商供餐合作型、饭店供餐合作型以及养老机构或单位食堂型。其中服务商公参合作型的老年餐桌比较受老年人的认可,因其对场地要求低,便于老年人用餐,满足老年人饮食习惯且价格合理,政府易于补贴发展潜力很多。
一、优化产品研发,提供高性价比的老年餐
高性价比的老年餐饮产品要具备两个特征:健康的饮食和合理的价格。老年群体的消费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一方面消费谨慎和心理脆弱,重视产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另一方面情感依赖强,习惯性购买认可的产品。所以,高性价比的餐饮产品是抓住老年消费群体的核心。
二、创新服务方式,实现规模经济
餐饮企业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思维和科学手段优化送餐路线,创新服务方式,在养老餐饮服务市场站稳脚跟。企业应充分利用有限的送餐时间段及送餐成本,优化送餐路线以提高经营效率。
三、探索智慧居家养老餐饮服务模式,实现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双赢
智慧居家养老餐饮服务是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居家老人提供全方位、快捷、灵活、及时、低成本的居家养老餐饮服务模式。企业也积极与政府合作运行智慧居家养老餐饮服务实践和探索,在场地、人力和利润等困境中寻求突破,以提高自身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对于年迈的老年人群体来说,不仅是基本的生活需求,还是安全感、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为解决老年人日常用餐的刚需,中国正在构建城乡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暖胃又暖心的老年助餐服务,不仅解决了越来越多城乡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还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收获了“舌尖上的幸福”。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