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喘息服务?

原标题:什么是喘息服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日渐突出。许多重度失能老人一病多年,家属长期照料这样的老人,在重压之下往往身心疲惫,很难抽身投入学习、工作等社会生活。为了让长期照顾重度失能老人的家属得到“喘息”,暂缓家庭养老压力,推出养老“喘息服务”。

养老“喘息服务”,是指通过政策购买服务的方式,有养老机构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重度失能老人每年免费提供一定时间的“全托”服务,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既可以选择短期入住养老机构,也可以选择由专业的养老服务组织居家上门照护,使其家庭照顾者得到“喘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7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从1.31亿人增加到1.58亿人。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3%。老龄化的趋势还将继续并将步入“超老龄化社会”,受护工数量短缺,家庭经济负担难以承受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养老模式还得以家庭照料为主,通过提供“喘息服务”给老人看护者“放个假”,已然超越了公益事业的范畴,而成为关乎民生民利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

《安徽省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为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2022年起,整合居家适老化改造、家庭智能安防设施改造等项目,以不能自理老年人家庭为重点,在各市各选取1个区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全省总试点床位不少于2000张,每张床位给予不超过3000元一次性建设补贴。推行政策购买“喘息服务”,逐步为居家长期不能自理老年人提供每年不超过28天的短期托养服务,2022年起列入市、县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为照护不能自理老年人的家庭成员提供每年不少于1次的照护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站、社会工作站等开展居家高龄、独居、不能自理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社区探访,周探访率实现100%。

尽管“喘息服务”作为新生事物,其内容和边界也有待探索,构建一套比较成熟的规范体系也尚需时日,但目的正当性毋庸置疑,方向与思路也值得充分肯定。这种高度人性化的初衷需要坚持,期待在摸索与总结中,去不断普及和推广,最终成为一项惠及全社会的良策善举。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