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原标题: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舒适。然而,在这个数字化时代,老年人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据统计,到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达3亿人,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20%。老年人口规模日益扩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由于年龄、教育背景等原因,许多老年人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多困难,社会适老化改造正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近日,工信部印发《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数字技术适老化标准规范体系更加健全,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规模有效扩大、层级不断深入,数字产品服务供给质量与用户体验显著提升,跨行业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更加成熟,多方协同、供需均衡、保障到位、服务可及的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稳步提升。

数字技术已深入生活方方面面

随着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普及,从生活缴费、看病就医,到交通出行、用餐娱乐,智能化操作成为绝大多数生活场景的“标配”。

随时随地获取资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是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订阅电子报纸、还是通过手机APP查看实时天气预报和股票行情,都可以随时随地查找到各种相关信息。

生活方式更加便捷舒适: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受服务。例如,足不出户,在手机电脑上就能缴纳水费、电费、燃气费等;在线购物可以让消费者在家中就能购买到心仪的商品;在线医疗可以让患者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社会参与度更高:通过社交媒体、即时通信软件等平台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还可以参与到各种不同的社交圈子中,如兴趣小组、论坛、社交活动等。这些社交活动可以让我们扩展社交圈,认识更多的朋友,并且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数字技术适老化让老年人共享数字红利

由于长期生活习惯、年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认知差异等诸多因素,老年人在数字化媒介与社会面前呈现出并不理想的生存状态。为了让老年人也能更好地感受到智能网络带来的便捷和丰富生活,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意义重大。

1、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可以使老年人在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得到更好的保障,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例如,通过智能家居系统,老年人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家电、安全报警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通过智能健康管理系统,老年人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外出困难的老年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电话问诊,在线就医、开药。

2、促进老年人的社会融入

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例如,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老年人可以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增进感情。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3、缓解养老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可以帮助缓解养老压力。一方面,通过运用数字技术,能够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养老服务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可以减少对养老资源的依赖,从而缓解养老压力。

悠然版图养老顾问认为:如今,数字化发展势不可挡,智能化产品更新迭代迅速,老年人的学习速度已远远跟不上数字产品的智能化速度。在产品研发上,应该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简单易懂、大字体、图标明确的用户界面,减少复杂操作和难以理解的术语,使他们更容易上手使用;公共场所在提供智能化服务的同时,适当保留或开辟老年通道、人工窗口等传统服务方式。此外,为老年人提供相关的数字技术培训,包括基本操作和常见应用,帮助老年人拥抱并融入智能化时代,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能够在方便智能的生活中安享晚年。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