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洗浴应注意哪些事项?

原标题:老年人洗浴应注意哪些事项?

众所周知,洗澡对于保护皮肤卫生、消除疲劳和改善睡眠等,都有着积极意义。老年人作为特殊人群,也有洗澡时发生意外的情况发生,因此老年人在洗澡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要注意洗澡的水温。水温太低会使人不舒服,从而使末梢神经的功能减退,还会导致老年人感冒、诱发鼻炎等疾病;温度太高,会出现烫伤肌肤的现象,还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诱发心血管内的血液不足,出现头晕、心悸等问题。建议洗澡的温度根据自身肌肤对于水温的感知为宜,或者将水温调节为接近人体的温度。

要注意力度。老年人的皮肤很脆弱,所以洗澡的时候要注意力度,不要过于用力搓澡,过于用力的搓澡会伤害皮肤的鳞状上皮细胞,降低皮肤自然防线的功能,就会让细菌和真菌趁虚而入,导致出现一些皮肤病。

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洗澡时间太长, 容易让身体氧气消耗量过大,导致体表毛细血管扩张,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对减少,尤其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老年人,极易发生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危险。所以洗澡时间一般情况下控制在20-30分钟即可,盆浴以20分钟左右就可以,淋浴的话5分钟左右就可以。

不要空腹洗澡。洗澡时,闷热的环境会消耗掉人体的一部分能量,加上此时新陈代谢较快,导致人在洗澡时会出现饥饿感。老年人在空腹特别是饥饿时洗澡,就会因为出汗过多等原因,引起血糖及血压降低,出现头晕、心慌、四肢软弱无力现象、严重者还会突然跌倒在浴室内而发生意外。老年人在洗澡前可以吃巧克力或糖果补充能量,但也不宜吃得过饱,避免洗澡时感到过度疲劳。所以老年人应在饭后1小时后洗澡为宜,并应在洗热水澡前渴一杯温开水。

注意防滑。老年人洗澡一定要注意防滑,应当提前在浴室中铺上防滑垫,防止不小心滑倒。老年人体力有限,如果长时间站立会感觉特别累,因此洗澡的时候最好带一个小板凳,站累了可以坐着休息一会,这样既能节省体力又不用担心会滑倒。

老年人要坚持定期洗澡,保持皮肤的清洁和身体健康,但是在洗澡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毕竟老年人动作比较慢而且容易发生一些疾病,在洗澡时如果没有注意,容易发生危险。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