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人情往来这门”内功”,原来还有这么多看不透的奥秘!这三种”绝不能随”的礼,让很多人困扰不已,到底该如何应对?且听我娓娓道来。
01 几乎不联系的人
这种人,你一定很熟悉吧?平时联系寥寥无几,偏偏在有事的时候突然冒出来,拽着你去参加各种喜宴酬酢。你心里直呼”MD,这家伙什么意思啊?”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记得去年王大爷家办喜事,就是这种情况。我俩从初中就认识,但高中后就失去联系了。直到他结婚那天,王大爷突然打电话说:”你怎么着也得来凑个热闹啊!”我一时语塞,想婉拒又实在说不出口,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到了宴会上,我一个熟面孔都没看到,完全成了局外人。王大爷忙着招待亲朋好友,根本顾不上我这个”远方亲朋”。我坐在角落里,一个人默默吃着饭,心里纠结不已:”这么大费周章把我叫来,到头来我也没什么用场。要不要趁早溜了?”
最后我还是硬挺到了结束,随了一份不知份量的大红包。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这算是什么人情往来?”
对于这种人,我的建议是:不要再被动地去应付他们。当他们发来请柬时,不妨婉言谢绝:”抱歉,那天我正好有其他安排,恕不能赏光。”保持距离,免得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毕竟,人情世故讲究的是”来往有度”,不是非要拼命维系一份所谓的”关系”。
02 总是想方设法收礼的人
还有一种人,就更让人头疼了。不管家里有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张罗着办酒席,热情邀请亲朋好友前来祝福。
我记得李阿姨家就是这样的。每逢她家小女儿过生日,她都要搞个”生日酒会”。我们这些亲友们,每次收到请柬时都忍不住吐槽:”又来啊,这次又是什么名头?”但碍于情面,还是硬着头皮去凑个场面。
久而久之,我们对李阿姨家的”酒会”失去了兴趣。甚至有人暗自腹诽:”这女儿生日都成了她的’自我庆祝会’了。”有一次,我直接回绝了她的邀请,理由是工作太忙。李阿姨愣了一下,随后尴尬地笑着说:”哦,那算了,改天再聚吧。”
这种人之所以总是想方设法收礼,恐怕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吧。他们渴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同。但事实上,这种做法适得其反,只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厌烦和疲惫。
我的建议是,不要轻易被这种人拉入他们的”圈子”。当收到邀请时,可以委婉地表示无法前往,但表示愿意在其他时间单独拜访。这样既体现了你的诚意,又不会被卷入一个漩涡般的人情债务关系。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是自然流动的,而不是生硬的”来回报”。
03 地位比你高很多的人
有些人认为,只要主动去亲近和讨好社会地位高的人,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当某位大老板或者政要家里有什么喜事时,他们恨不得竭尽全力参加并送上昂贵的礼品。
我曾经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前几年,我们单位的老总李总家里办乔迁宴会,他特意嘱咐我一定要参加,还让我帮忙带点贵重礼品。我当时有些犹豫,因为我和李总并没有太多私人来往。但看在单位面子上,我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到了宴会现场,我发现来宾大多都是李总的亲朋好友,我这个”外人”显得格外突兀。宴会进行得如火如荼,李总忙着招待来宾,根本腾不出时间来关心我这个普通员工。我尴尬地站在角落里,手里还捧着沉甸甸的礼品盒,心里直骂自己”傻B”。
最后我还是红着脸把礼物送给了李总。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难道真的需要这样做,才能和上级领导拉近关系吗?
对于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不要轻易被地位高的人利用。即便对方是你的上级,也不应该为了维系某种”潜规则”式的关系而不择手段。如果对方真的需要你的帮助,必然会主动伸出援手。反之,你主动上前”讨好”的做法,只会让对方觉得你图谋不轨。
关键是要保持底线和底气。当有人试图利用你的职位或关系时,不妨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对您家里的喜事表示祝福,但我并不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拉近我们的关系。我们可以在工作中继续保持专业合作,但私人来往就不必了。”相信对方也会尊重你的诚意。
总之,处理人情世故这门”内功”,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那些阴暗面所蛊惑,而要学会独立思考,保持自我底线。当遇到这三种人时,不妨尝试一下我的建议,相信你一定能玩转人情往来这门”黑科技”!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