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受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当前,居家养老仍是我国主流养老方式。针对我国90%以上的老年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的需求,近年来,各地聚焦老年人“养老不离家、不离亲、不离群”的需求,部分地区试点发展“家庭养老床位”等新型服务模式,将适老化设备及专业照护服务“嵌入”到老年人家中,扩大了优质养老服务供给。
“家庭养老床位”是指依托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家庭专业照料、远程监测等居家失能养老服务,相当于把养老机构的床位设在家里、把专业服务送到家。《“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家庭养老床位,将服务延伸至家庭。
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据统计,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超过2.8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9.8%;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4.9%。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预测,到2050年,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5亿人。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的养老压力将越来越大,而传统的养老机构床位有限,很难满足所有老年人的需求。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可以有效缓解社会养老压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养老选择。
提高居家养老质量
家庭养老床位创新了我国家庭养老服务的形式,将养老机构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与传统的养老院相比,家庭养老床位具有以下优势:
1. 亲情关怀:家庭养老床位可以让老年人在熟悉的居家环境中度过晚年,满足了老年人对亲情的渴望。
2. 个性化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可以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3. 专业化护理:按照养老机构专业护理型床位设置标准,对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配备相应辅具,安装信息监测等设施设备,使老年人家居环境更加适合上门护理。遴选符合标准的养老机构,上门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专业服务,帮助失能、失智和高龄独居等急需、刚需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
4. 灵活多样:家庭养老床位可以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日常护理、康复保健、慢病管理、助餐助浴、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多样化服务。
减轻家庭照料负担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失能老人逐渐增多,家庭养老遇到了照料精力、时间以及专业能力的挑战,出现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象。从需求方面看,家庭养老床位通过对家有失能老人的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专业护理、远程监测等养老服务,实现了老年人在家享受护理服务的需求,降低了服务成本,节省了机构养老的床位费,能够减轻家庭照料的负担。
悠然版图养老顾问认为: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提高居家养老质量,减轻家庭照料负担。目前,为解决居家养老难题,各地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家庭养老床位的发展建设,针对失能、失智和高龄独居等急需、刚需老年人,分类设置补助政策。当然,家庭养老床位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和完善的空间还很大,在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上还需规范化,相信随着各地积极改革创新养老服务,政策、标准的愈发完善,定会为老年人打造更加舒适、便利的居家养老环境,使老年人的生活多姿多彩、安心舒适、快乐幸福。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