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大多数老年人愿意在家养老,但传统的居家养老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因此,探索新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成为了当前养老服务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向。
据统计,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超过4000万。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压力巨大,让子女喘不过气,公立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私立养老机构又费用较高,老人也不愿离家,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老人和家属可选择性并不多,养老矛盾越发凸显。而近年,家庭养老床位的推进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失能老人家庭的养老困境,对于“不愿住”、“住不起”、“住不进”养老机构的老人们来说有了更多选择。
什么是家庭养老床位?
家庭养老床位是一种新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它是指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由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援助、生活照料、专业护理、远程监测、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的养老模式。以养老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支点,把养老机构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
2021年全国“两会”上,有关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话题引发社会各界积极讨论。民政部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家庭养老床位。
家庭养老床位与传统
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的区别和优势:
1、家庭养老床位保留了居家养老的优点,让老年人在自己熟悉和舒适的家庭环境中享受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养老服务,满足了他们对自主性、尊严性等方面的需求;
2、家庭养老床位弥补了居家养老的不足,通过适老化改造和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和智能性,降低了失能失智老人在家中发生意外或危险事件的风险;
3、家庭养老床位突破了机构养老的局限,通过社区网络和远程监测,实现了与社会资源和专业人员的有效对接,增强了社会参与和社会支持,能够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4、家庭养老床位优化了机构养老的成本,通过分散式布局和集约式管理,降低了建设投入和运营费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效益水平,减轻了个人负担和社会压力。
综上所述,家庭养老床位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和民情,具有较强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能够有效解决居家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难题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悠然版图养老顾问认为:目前,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是我国三种基本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仍是主流。家庭养老床位搭配较为专业的护理服务,以及其他辅助的检测设备,如全天候视频监测、睡眠监测、上门护理服务、心理疏导等,通过购买养老服务,减轻儿女的负担,也让老人能够获得更好的关怀。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有利于满足我国大多数老年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的现状,也有利于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形式,带动养老服务消费和就业。同时,能够较大程度降低个人养老消费和公共建设支出,缓解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难题,符合当下养老服务需求和养老行业发展现状。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