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5月8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主题为: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防控工作。
关于养老方面,我们进行了整理,重点如下:
1、要继续加强养老机构、社会福利院等重点场所人员健康监测。
2、继续加强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新冠疫苗对防重症、防死亡,乃至更有效地防控疫情的传播,都是有价值的,需要予以坚持。
3、要聚焦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单位的防控,关注“一老一小”重点人群,要指导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做好被照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降低疫情引入和传播的风险。同时要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主要是要不断提高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接种率,推进新冠病毒未感染人群和已感染但未完成基础免疫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持续补齐人群的免疫差距。
3、我们要高度关注高龄老人,没有接种疫苗的、有基础病的人群,避免感染或者减少感染的风险。因为无论是变异株还是二次感染,都会使这些重症高风险人群面临着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所以我们强调,对老年人、有基础病的,要关口前移、早期干预。措施包括:(1)建议在社区层面上发挥社区医生或者全科医生的力量,以及信息化系统、人工智能多种途径,建立所辖区域的老年人、高风险人群的台账。(2)一旦这些高风险人群患病以后,要及时跟踪监测,早期抗病毒治疗。(3)重症高风险人群感染以后加强监测,如果出现低氧等情况,要及时氧疗,无论在社区层面上还是医院层面上,都要进行相应的处置。(4)目前医疗机构重症的救治能力较充分,所以一旦有重症病人,及时住院或ICU治疗。
4、我们仍然强调,从临床角度要关注重症高风险人群,就是那些高龄的老人、有严重基础病的,尤其是没有打疫苗的人群,要特别关注。这样的人群,如果要外出或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个人的防护,尤其到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地方,要做好个人的防护,戴好口罩。同时,像手卫生、社交距离仍然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感染的办法,所以我们还是强调这些脆弱的人群要做好防护。同时,对高风险人群,没有接种疫苗的,还要建议接种疫苗,有效地预防重症的发生。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视频及文字信息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予以删除。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