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老年人的“第二个家”!变“养老”为“享老”

原标题:浙江嘉兴:老年人的“第二个家”!变“养老”为“享老”

日前,嘉兴经开区塘汇街道新禾家苑社区被命名为“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成为全区首个获得“国字号”养老服务招牌的社区。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如何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成为考验社会基层治理的一道“必答题”。在嘉兴经开区,一套居家、社区和机构“三位一体”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保障着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有效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在打通“银发经济”堵点的同时,让“养老”变成“享老”。

打通中国式养老“最后一公里”

小崔是新禾家苑社区的一名养老专员,2021年,她从塘汇街道调到新禾家苑社区,一直从事养老条线工作。

自从接手工作以来,小崔感受到了新禾家苑社区养老工作经历着三点巨大的改变。“居家养老中心从原来的没人来,到抢着来;从原来的来了没事干,到中心养老活动不断;从原来的没服务,到养老服务免费送上门。”小崔说。

据了解,新禾家苑是一个拆迁小区,户籍人口4737人,60周岁以上户籍居民有1213人,占总人口的25.6%,其中孤寡老人13人。无论是老年人占比,还是孤寡老人数量,在全街道都是最高的。

在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倪莉瑾看来,新禾家苑社区摘得“国字号”养老服务招牌,被称为中国式养老“最后一公里”的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是最大的亮点之一。

位于新禾家苑社区的塘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由第三方机构提供服务。在下午1点多来到这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一楼大厅里,数十位老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几步远的“健康小屋”里,血压仪等医疗设备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老人们把这里亲切地称为第二个家。“从我家走过来只要5分钟,我没事就来这里,看看电视或者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今年72岁的邢阿姨身体健康,平时在家负责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白天年轻人都上班去了,只剩下老人在家里,我们就到这里来聚会,很开心的。”

二楼是提供24小时短期托养床位区域,共12张床位,每个房间都配备有独立卫生间。“目前,已经有10张老人入住。”倪莉瑾说,在经开区众多的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面,这里的入住率是最高的。

同时,二楼区域还配备了康复理疗室、助浴室、乒乓球室、书画阅览室、棋牌室等。三楼则是洗衣晾晒区。

为了让老人安全来往居养中心,新禾家苑社区于2022年成功创建了省级无障碍社区,共投入50余万元,对坡道、缘石坡、盲道、扶手、卫生间等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还在养老中心安装了电梯。“每天都会有50位左右老人,来这里活动,或者看电视,或者下棋打牌。”倪莉瑾说。

位于昌盛花园B区大门口的嘉北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是由第三方机构提供运营。作为“嵌入式社区养老”,嘉北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方便子女随时探望,也满足了老年人对家庭的依恋,“离床不离家”,给予老人亲情的温暖和心灵的慰藉,消除入住老人的孤独感。

嘉北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养老中心二楼托养区域设置总床位数14张,目前入驻老人数7人,年龄最大94岁,最小81岁。

“小饭碗”里做出了“大民生”

长水街道联星社区健康食堂,是嘉兴经开区首家示范性老年食堂,这里食堂干净整洁,餐食美味可口,价格经济实惠,吸引了不少老人前来用餐。

“食堂的饭菜清淡,特别适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正在用餐的李大爷道。家住石雪公寓的张阿姨提起健康食堂就赞不绝口:“午饭两荤一素才5元,比我自己做饭还省!”

据介绍,为更好普及老年人用餐理念,提供更优质、更营养、更全面的餐食,健康食堂引入专业的第三方餐饮运营单位,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饮食习惯,根据时令变化,确保每周不少于20种食材选择。

同时,通过“市区财政补助一部分、街道贴补一部分、老年人自负一部分”的模式,60周岁以上老人每餐仅需6元,70周岁以上老人每餐仅需5元,就可以吃到两荤一素的健康一餐。此外,按照普惠性原则,所有居民就餐可享受午、晚餐15元的套餐惠民价。

截至目前,联星社区已办理堂食就餐卡440张,占联星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30.7%。2023年7月1日开业以来,累计为辖区老年人提供配送餐、堂食服务近3.5万人次。

日前,城南街道金穗社区的老人,从志愿者手里接过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这是金穗社区开展“月月膳”膳心服务活动,这样的活动每个月都会开展一次,在金穗社区已经坚持了近10年。

2015年,金穗社区青麦苗社工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启动了“月月膳”膳心服务项目,通过常态化开展“传统膳食”制作活动,使得网格内的老年居民互助互乐,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热爱生活、参与公益的积极性。

倪莉瑾介绍,新禾家苑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也配备“幸福味”小食堂,2022年2月开始正式投入运营。从2023年1月开始,重点助餐老人8人,90周岁以上老人2人,均为普惠对象。“目前,每天从这里送出去的中餐有170多份。”倪莉瑾说。

“智慧养老”托起幸福晚景

走进嘉北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现着整个社区的老年人口数量、年龄分布、服务类型、今日老人活动情况、服务内容等信息。老人可自主屏上预约中心服务,可预定助餐、康复、辅具租赁、活动等。

“你好,我想预定一周的送餐服务。”早上9点,嘉北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热线接到80岁吴霞珍老人的电话,送餐服务是老人每周必需的服务,只需一个电话,“点单、接单、派单、完单、老人满意度”都可在智慧服务平台上完成。

陈锡欣老人一来到中心,熟练地拿着卡在机器上开始预约送餐服务。只听“叮”的一声,支付完成,老人乐呵呵地对管理人员笑着说:“自助预约成功,我也跨越了数字的鸿沟。”

嘉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为辖区老人构建丰富的养老服务数字化场景,让养老服务更加便捷化和智慧化,让养老服务触手可及,让辖区长者能够享受健康高品质的夕阳红生活。

长水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楼,配备有无感智能服务终端。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搭建智慧监测平台,可以实现无感监测、智慧助餐、健康支持等三大智慧养老服务场景。比如,老人在联星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餐,系统就会根据老人的“长者码”,智能提示禁忌饮食,主动向老年人提供适宜套餐。

塘汇街道也积极探索赋能智慧养老,倪莉瑾介绍,新禾家苑社区依托未来社区智慧化平台,利用“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平台,老年人通过“智慧云”小程序,可以实现免费上门帮老人换灯泡、修水管、磨剪刀、维修小家电等服务,解决老年人生活中各种需求。

同时,链接基层医疗机构为老年人量血压、血糖,进行慢病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和签约家庭医生;链接第三方服务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家政保洁、洗晒衣被、理发洗发等。

嘉兴经开区民生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嘉兴“经开夕阳红”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包含医养结合老人评估系统、呼叫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服务监管系统等。

日前,新一轮“经开夕阳红”智慧养老服务运营项目已完成招标,将对全区智慧养老数据进行整合更新,在原有医养结合基础上,涵盖更多智慧养老服务。预计更新后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将在3月份上线。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