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西南财经大学住房调查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弋代春观点节选: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老年人居住模式的变迁》。
提到老龄化,我们联想到的更多是负担、问题、挑战,这是一个非常负面的概念。相对于老龄化,我更喜欢泰康提到的“长寿时代”这一概念。长寿时代强调的是人口老龄化这一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我们需要面对它、接受它。此外长寿时代也更加呼应了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但是,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呢?我们需要更多前瞻性的思考,这样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以及新因素。
我今天想讲的分享是我们中国老年人口居住模式的变迁。
这是2020年的普查数据,60岁以上老年人基本上是4-4-2的居住模式:40%的老年人跟配偶居住,40%的老年人跟孩子居住,还有10%的独居,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居住模式。40%跟子女居住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呢?这与国际上的差异非常大,比如说法国的这一比例只有10%,德国更低,只有8%。但日本的比例大概是50%以上。所以这受文化的影响非常大。
其次,从老年人居住的年龄分布来看,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中国家庭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比例呈现U型分布。以2020年为例,60岁的老年人与子女居住的比例大概在41.7%左右。这一比例随着年龄上涨一直下降,到72岁时到达最低点,然后逐渐上升。
我们认为,影响老年人居住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受教育程度。
同时,养老金也让老年人在家庭中的经济更加独立,老年人的身体也更加健康,所以他们愿意从事劳动,劳动收入逐渐成为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
整体来看,未来我们的人口仍然是一个聚集的过程。我们还有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在向一二线城市聚集,聚集的结果就会导致房产市场的更多需求。而房产市场的价格相对较高,为老人与孩子共同生活形成了一个门槛,会导致我们与老年人共同居住的比例还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这个特征也会有区域差异性。
对于三四线城市的老年人来说,这群老年人可能是更加值得关注的。
之所以会做这样的一个研究,是因为我们希望在家庭养老缺失的情况下,有更多的资源来填补这个缺口,为我们的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条件、生活居住品质。希望我们的老年人长寿时代更长寿,老有所养、心有所安。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